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高新大道888号高农生物园A区7号楼
邮 编:430206
电 话:027-87310402
传 真:027-87832091
网 址:www.hbzxat.com
E-mail:hbzxat@163.com
- 追赶太阳的人
- 来源: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08-08-14 点击次数:次
―― 记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孝南区农业局副局长汤俭民 记者董想明 宁波 通讯员梁武波 特约记者黄桂红 报道 编者按:为充分展示我市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本报特开辟《时代先锋》专栏,宣传报道各条战线、不同岗位的优秀共产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在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典型事迹。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用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兴起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活动热潮。 董永故里,有一个与日逐走的人。他,为了矢志不渝的育种事业,春夏间在孝感忙碌,秋天追着太阳的光芒至广西,冬天又紧跟太阳的脚步南下海南岛。25年间,春华秋实,周而复始。 把种子当儿女 1980年,汤俭民从孝感地区农业学校毕业后,与6个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孝南区三军台农科所,从事水稻育种引种工作。不到一年时间,6个同学先后进了城,汤俭民也开始心动了。 农业技术推广的对象是农民,要农民接受你的科研成果,就必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在汤俭民的社交圈中,农民是最大的群体。在孝南区卧龙乡、毛陈镇、新铺镇等地的许多村子里,大人小孩都认得他。 汤俭民总是说:“一旦脱离了田间地头,脱离了老百姓,我这个农业局的副局长是没有多大用的。” 汤俭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来找他的农民,临走都要送一点新品种或树苗带回去;凡是向他咨询的,他都有问必答。 汤俭民去过的村子,农民们经常托他买种子、农药和科技资料等等,他都掏出笔记本一一记下,下村时把种子、农药带在车上,直接送到农户家里。 去年,汤俭民和同事付成俊一起送种子到三军村的孙改清家里,孙家门上一把锁。汤俭民在门口找了块石头坐着等了两个小时,直到孙改清回来,把种子交给他后,详细地说明怎样播种,如何管理,才放心离去。 一次,一个老农看着他穿的农田靴不错,得知他是在海南买的,便托他带一双回来。当第二年他把海南带回来的农田鞋送到这个农民家里时,老农感动地说:“老汤,我早把这事给忘了呢。” “他的技术好,从来都是我们来麻烦他。”农民朋友都这样评价他。 熟悉他的农民都知道他喜欢“两白”:喝点白水,吃点白菜。其实,汤俭民极少在农民家中吃饭,有时赶着做杂交,偶尔在农家吃上一餐,也是按标准付生活费。 2002年,新铺镇徐山村几百亩中国香稻秧苗发生“稻象甲”病。这种病以前在孝感还没有出现过,常用药根本不管用。汤俭民根据甲虫类的生活习性,到处翻资料,搞试验,终于找到对付这种虫害的凯明6号。他把农药挨家挨户送给农民,告诉他们怎么配药,打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个新品种的推广,汤俭民心里有一个尺度:绝对不能让农民吃亏。每次推广前,他都要在脑海里过一过,想一想,这个新品种能否给自己的父母种,如果可以,他才推广给其他农民。 20年来,汤俭民先后主持和参与承担农业技术推广项目40余项,其中部省下达的重点技术推广项目12项。还探索研究出多种农业新技术。他结合孝感的气候条件,研究出“双季晚稻稀、肥、化控育秧法”、“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简易接种法”等等。 为了能使一些适应本地的农业新技术尽快普及到千家万户,汤俭民很早就想编一本技术手册。但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没能完成。1998年春节,他让妻子和儿子回孝昌县周巷镇老家过年。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八,他把自己反锁在家,电话来了不接,拜年的来了不开门,吃了几箱方便面,终于将十万字的《农业实用技术简明手册》编写成功,赶在全区农技春训会上免费赠送给农民。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审定推广了15个晚稻品种,其中汤俭民培育的就有两个:鄂晚11、鄂晚15。仅2001年审定的鄂晚11,每年在全省应用达100余万亩,累计为农民增收3.5亿元。 他还先后培育出6个系列的太子米品种,其中太子玉竹籼米和太子玉玻粳米, 1992年双双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 水稻之外,这些年他还引进了青夹蚕豌豆、甜柿、糯玉米、甜玉米、草莓、无籽西瓜等品种,深受农民欢迎。 “我的唯一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农民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汤俭民说。 把自己当农民 汤俭民,比那些富裕起来的农民更像农民。瘦小的身子,高高的颧骨,古铜色的脸,晒得黝黑的手臂被稻叶划出了一道道伤痕。他每天骑着一辆嘎嘎作响的自行车往返于城乡之间。从1993年起,他当了12年副局长,农民们谁也没看到过他坐一次小车下乡。 不仅仅是外表,汤俭民从骨子里头都是地道的农民了。他跟秧秧苗苗有了感情,一天不去看看就像掉了点什么似的。在田里,农民们刚把粪肥浇到上边,他也会把带粪的秧苗抓起来端详,从不事先戴好手套,也不会事后立刻洗手。 别看汤俭民才1米63,40多公斤的个头,但论起做农活,就连地道的农民也佩服不已。2003年夏,天气异常炎热,正午的田野里一个人影也没有。汤俭民却在40多度的气温条件下做杂交,一做就是四五个小时不歇气。 水稻杂交,要先把母本的雄蕊剪去消毒,再取来其他父本的花穗授粉,完成一个杂交组合。像这样的杂交组合,汤俭民每天要做100个左右。同事付成俊粗略算了一下,他仅是做这些组合,每天在泥田里走的路程就有10多里。 汤俭民当了副局长后,还是照样经常下广西、跑海南,泡在泥水中,选种、授粉、提纯、收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海南的育种场,离三亚城外十多公里。汤俭民和一个同事住在10平方米的房间里,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张席子、一床蚊帐。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下田,午饭由同事送来在田头吃,晚上忙到蛙声阵阵,蚊子追着人咬才回家。 三军台农科所,离汤俭民的家有3公里远。他每天下田比附近的农民还早。晚上,直到育种基地旁边107国道上华灯初放,树影摇曳,他才起身回家。 稻田里,蚂蟥是最难缠的。尤其是在广西,有时从稻田里一起来,满腿爬得都是,一个个鼓鼓囊囊的,一拉血一喷。现在,汤俭民的腿上还满是蚂蟥咬过的疤痕。 育种,最怕的是作物花期串粉。去年8月的一天,在三军台农科所,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狂风暴雨吹垮了防止水稻串粉的围子,汤俭民和同事毛惠明冒着暴雨套绳、打桩、加固,浑身透湿,像个落汤鸡。对于汤俭民来说,这样的事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汤俭民常说:“我出身于农民,一辈子要为农民服务,一直到干不动为止。” 他同农村、农业、农民是这样地不可分割,哪怕是须臾、片刻…… 去年,省农业厅成立“湖北省优质水稻研究开发中心”,其育种试验基地建在孝南区农科所,汤俭民被聘任为领衔专家。 党和政府也给了汤俭民许多荣誉: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省模范公务员……但汤俭民最喜欢看到的,是农民的微笑,田野上的丰饶,还有那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一轮旭日,那巨大的光环辉映着大地,拥抱着大地,无穷无尽,无私无语。 中国历史上有个古老的传说,有位叫夸父的英雄不停地追赶着太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夸父倒下的一刻,奇迹出现了:他的手杖化作了一片桃林……但我们的汤俭民没有停下,他不肯憩息,追赶着光阴,滴下的汗水化作丰硕的果实,留在身后的脚印成为一个普通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人生轨迹。 汤俭民,一个当了副局长至今仍把自己当农民的共产党员,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追求,对农民的挚爱,写在了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 ||
上一篇:“中国香米”在湖北开花
下一篇:香稻“王国”掘金者汤俭民